首页

AJ踩踏

时间:2025-05-28 09:15:54 作者:生态环境部:推动建立兼具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的碳足迹管理体系 浏览量:38093

  中新网5月27日电 5月27日,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司长王志斌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在完善园区和企业碳排放统计核算和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方面,生态环境部主要有以下举措。

5月27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司长王志斌、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朱冰、市场监管总局法规司司长彭新民介绍深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有关举措,并答记者问。 中新社记者 杨可佳 摄

  王志斌表示,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这是推动降碳非常重要的一项基础性工作。2022年,生态环境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提出开展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2023年12月,发布了第一批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名单,将天津经开区、宜兴经开区等国家级经开区纳入其中。试点园区立足主导产业特色,探索开展园区碳排放统计核算,研究统筹排污许可和碳排放管理,提升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为构建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印发了《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工作方案》,系统部署了23项重点任务。在国家和地区层面,生态环境部推动国家和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初步构建了以统计数据为主,研究机构、行业协会、企业层面数据为辅的数据收集机制,提升排放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目前已经编制完成了2015-2021年时间序列的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也初步完成了2022年清单的编制,同时正在修订《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

  在行业企业层面,按照集中编制、集中协调、集中审核的原则,市场监管总局和生态环境部共同推动研制碳排放核算相关标准,发布了9项行业碳排放核算相关标准。结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需求,生态环境部正稳步有序推进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报告与核查技术规范的研究,先后制修订发布了发电、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碳排放核算与核查指南等8项全国碳市场技术规范,建立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并持续优化相关功能,提升了碳排放精细化管理水平。

  在产品层面,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了《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工作指引》,同时着手研制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的相关规范。正式发布了2023年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填补了国内因子数据的空白。正在开展煤、油、气等其他基础能源和交通运输等领域通用碳足迹因子研究。

  此外,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统计局等相关部门共同推动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建设,今年1月,正式上线了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第一版,首次发布了297个排放因子,大幅提升了我国碳排放因子本地化水平。同时,还在加快完善相关制度规范,为经开区和区内企业碳排放统计核算和产品碳足迹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数据支撑。

  接下来,生态环境部会加快完善相关工作体系,健全标准体系顶层设计,加快研究发布碳排放统计核算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推动建立兼具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的碳足迹管理体系。还将组织开展企业培训和人才培养,提升企业碳排放统计核算和碳足迹管理能力。并且持续完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进一步夯实碳排放数据基础,为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游客在大牯牛山“纵火烧山”?官方通报:12人被处罚

广州7月13日电 (记者 程景伟)“龙腾大湾区 助力十五运”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足球交流赛13日晚在广州开幕,来自粤港澳三地的16支球队共160名青年球员参与足球竞技和交流活动。

二十届中央第四轮巡视完成进驻

放眼浙江,聚焦群众和企业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该省检察机关在“检察护企”“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中,利用大数据办理法律监督案件400余件,纠正个案2500余件。(完)

“1+10”对话会:国际经济组织负责人吁“同球共济”

从自然地理的角度上看,甘肃是个非常特殊的区域。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中国三大自然区划在这里交汇。我们可以感受到西部大漠的干旱荒凉,体会到雪域高原的“高冷”,还体验到犹如江南水乡般的湿润;不同的气候、地形条件杂糅在一起,就注定了甘肃的千面多变。

我国积极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围工作

在巴西人眼中,中国从一个神秘的东方大国,变成了一个可亲近的、可合作的大国,巴西坎皮纳斯州立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高沁翔教授表示。他还称,2024年春节期间,圣保罗市议会举办了升旗仪式,庆祝中国和巴西建交50周年。今年,巴西艺术和文化界,也将策划多场庆祝活动。(薛凌桥 拍摄:吴家驹 薛凌桥)

变味的小费

几分钱1片的药质量如何?国内2家知名三甲医院对集采中选的二甲双胍开展了临床真实世界研究,以原研药为对照,评价其疗效与安全性。该研究纳入435例使用原研药的患者、336例使用中选仿制药的患者,两组患者规范用药3个月后进行评价。反映血糖控制有效性的4个关键评价指标如下: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